刘婵
这周末,河南人的朋友圈都被这样一条信息刷屏。说是6月1日起,我省将与全国同步开展“一盔一带”劝导查纠活动,整治重点为:汽车驾驶人、乘车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;摩托车、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的。
尤其是这第二条,能叫大家“奔走相告”,也在于电动车以其方便实用、价格低廉、低碳环保等优点广受欢迎,很适合在平原地区使用,可以说是郑州人民非常重要的通勤交通工具,尤其能解决人们“五公里生活圈”的交通需求。
上一回电动车有关新闻激起这么大水花,还是2018年10月的一纸“上牌令”。如今我们在马路上看到的电动车,基本都规规矩矩上着牌照,甭管是绿的还是黄的,总归是规范了电动车生产、销售和管理使用,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动车被盗案件多发、交通事故高发、火灾事故频发等问题。
如果说电动车上牌是一种“规则之约束”,现在让大家佩戴头盔,则是要一种“习惯之养成”。建议先从快递、外卖“骑手”等重点人群出发,比如督促企业在“骑手”使用的APP里增加“装备抽查”功能,要求他们佩戴好安全头盔并拍照上传审核,对未佩戴头盔的骑手限制跑单。也可以用一些吸引眼球的好办法,比如联合行业主管部门、行业协会,推广“买电动自行车送头盔”“买保险送头盔”等模式,就像南京交警发起了“说出你与头盔的故事免费赠头盔”征集活动,总之别让“头盔涨价”之类的风声消解了政策善意。
天儿越来越热,大家都盼着能尽快摘下口罩,现在又得戴上头盔,有的人可能觉得买起来费钱、戴起来麻烦,因此还得加强宣传引导,再加一剂“生命之拷问”,因为头盔是骑行过程保护我们个人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。记得之前看到过一则社会新闻,一个孕妇骑电动车被卷入公交车底,被救出连称头盔救了她的命,那头盔上还写着两行歪歪扭扭的字,“我爱你,老婆。”正是因为足够的安全意识,以及这份满满的爱意,保护了妻子的生命,也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完整。
不过,“知道了”始终无法和“做到了”画等号,一项公共政策要想平稳开局,还需要刚柔并济。柔呢,就是要循序渐进,给公众留出适应时间。省交警总队有关人士也表示,目前我省对骑乘人员不戴头盔行为,以纠正、教育为主。刚呢,就是推进过程中要一鼓作气、果断坚决,不能在反复犹疑中消磨公众参与的热情,据悉江苏已将驾乘电动车戴头盔入法。如此“软硬兼施”,便能助推养成安全习惯,逐渐让佩戴安全头盔成为自觉行为。
来源:河南日报客户端
【责任编辑:钱艳红 】 【内容审核:黄瑞月 】 【总编辑:黄念念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