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管住一次性餐具靠的是什么
限制向消费者提供筷子、调羹、刀叉等一次性餐具的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施行已有一月,效果几何?据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,上海区域的“无需餐具”订单增长迅猛,环比6月提升了471%。
犹记《条例》施行之初,许多人还在担忧:商家不主动提供,消费者会不会主动索取?一单单备注着“无需餐具”的外卖订单,很大程度打消了这份顾虑。从运行情况看,《条例》对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,进行了详细的处罚规定;同时按垃圾分类标准,要求将外卖中的残余垃圾倒入湿垃圾,餐具、外卖盒等倒入干垃圾。这样一来,不论是商家,还是食客,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门槛都提高了不少,加之此前环保宣传打下的民意基础,让按规办事显得不再那么困难。
“史上最严”垃圾管理条例正如轻扇的“蝴蝶翅膀”,推动着人们行为模式的全方位改变。仅就外卖而论,不仅少用一次性餐具,很多人开始点羊肉串不要签子,点奶茶标注珍珠“只要10颗”。而如果把视野放得更远,还会发现许多有意思的场景:购物网站各式分类垃圾桶走红,虹口区立起“生活垃圾分类”展示馆,有酒店对“六小件”的需求整体下降30%……可以说,细致又严格的《条例》让全社会开始习惯采用环保视角看待事物。
可喜的30天之变说明,广泛的民意接受度与强制的规定执行力,是确保新政平稳顺畅落地的关键。回顾起来,从垃圾分类切换到强制模式开始。人们调侃归调侃,但认真参与分类,背后正是强烈的理念认同。另一方面,“史上最严”名副其实,“不分类吃罚单”屡屡曝光,增强了规定的震慑力和执行力。某种程度上,前者保证了新规落地的顺畅性,后者则倒逼规定落地不走样,二者相互结合、相互促进,共同带来了垃圾强制分类时代的“初战告捷”。
垃圾管理看似小事,实则折射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。上海率先推行,其他大城市不会一直当旁观者。就管好一次性餐具而言,在某外卖平台持续半年的环保计划中,共产生了1600万份“无需餐具”订单,其中北京贡献了10%、排名第一,相当于使8800棵大树免遭砍伐。如此看来,对环保北京缺的不是理念认同,而是适时推行恰当的制度举措。激发和引导市民热情,定能收获更多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