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切忌不分虚实、不辨真伪、不知进退地进补,破坏或打乱人体原有的阴阳平衡,延误治病时机
●在膳食方面,银耳、百合、山药、大枣、蜂蜜等都有润燥养肺的作用,可作为辅助食品适当补充
从秋到冬,天地之气的收敛肃杀,表现为阳气减弱、阴气增强的自然气候变化,必然会影响到人体。若不注意养肺、收养神志,可伤及肺气,也会因阳气不升而发生泄泻,伤及肾气。
保养肺气首先是躲避寒凉,预防感冒,防止风寒之邪侵犯肺气。肺主一身之气,外合皮毛,开窍于鼻。在躲避寒凉之外,也要防止温燥、凉燥的侵袭,避免出现声音嘶哑、咽喉干痛、皮肤干燥或瘙痒、咳嗽、便秘等不适。温燥受残暑余热之气影响,凉燥则更多见于秋分之后。
进入冬季,健康人群可适当补充水分,增加运动,根据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,锻炼身体,提高抗病能力。
在膳食方面,银耳、百合、山药、大枣、蜂蜜等都有润燥养肺的作用,可作为辅助食品适当补充;若口干口渴,排便不畅,颜面或背部有痤疮的年轻人,可适量饮清茶、秋梨以清肺热;身体虚弱、患有咳喘病者或老年人,不妨煎煮梨水,少量加入生姜、橘皮、浙贝母等,也可烹煮陈皮鸭汤、米酒、番薯。
冬季不宜熬夜,而应早卧晚起,以保养人体阳气,维系良好的能量转换。保持正气平和的关键,并非大量进补,而是注重平时的生活起居,要符合大自然阴阳变化规律。
在七情之中,悲伤和忧愁都与肺气相关,应保持神志安宁,乐观平静。如果身体发生不适,通过休息、个人调养、膳食调理等仍不能解决问题,应及时前往医院诊治。切忌不分虚实、不辨真伪、不知进退地盲目进补,破坏或打乱人体原有的阴阳平衡,延误治病时机。
女性尤其应在冬季控制情志变化,合理安排生活、工作和学习的节奏,不宜过度劳累,更不宜过度紧张焦虑;悲忧之气也会影响睡眠,日久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。
40岁以上的女性应不急不躁,保护体内阴血津液不被过度消耗,使涓涓细水长流。如果因肝气过盛产生烦躁、暴怒等不良情绪,不仅上犯肺气,造成喘息、咳痰、咯血等“木火刑金”的病态,还会使肝气横逆克伐脾胃,出现食欲不振、胃痛、脘腹胀满、泄泻诸证。中医学“五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”之说,从不同角度论述人是一个整体,任何脏腑有病,皆可引起病理传变,导致其他脏腑受累。
(许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)